不以清华MBA自骄
------访93级学长朱金浦先生
王雪松
一壶新茶,几页简单的采访提纲静静的摆放在桌子上。
桌子那边,他用稍带沙哑的嗓音给我们描述着在清华的故事,那么清新自然,而又满怀留恋。
我们仿佛看到了当年的他走在校园的小路上,旁边的草地上开着星星点点的花,还飘着淡淡的香….
往事如歌,萦绕于心
93级MBA朱金浦学长毕业后选择了创业。尽管他在报考MBA之前还认为毕业后可能要去做公务员;尽管他在走进清华园之前还在新疆做一名教师。但这些都不妨碍他今天成为一名出色的经理人。
我们在他的森浦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见到了他,他身材瘦削、略显沧桑。
他告诉我们,在来清华读书之前,经常做梦在校园里漫步。当时他自己也觉得诧异,都已经三十岁的人了,还能再走进大学的校园么?
然而,就在1993年7月的一天,就像他在梦中梦到的一样,他走进了清华园,看到了从经管楼上垂下的标语:
“经世济民,求社会之功;管家理财,谋大众之利”。
从此,这个真实的梦就已经刻录在他的记忆深处,成为他一生的财富。
清华荣光,休戚与共
“夫大学者,非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朱金浦学长还记得开学典礼看到陈岱孙老先生时的兴奋,当然记忆最深的还是陈岱孙老先生在开学典礼上的一段话:“一年级的员工最聪明,二年级的员工比较聪明,三年级的员工就不怎么聪明了”。就是这句话,让他顿悟到了学海无涯的道理。
清华的一位位教授,一位位大师,让他感到了一个全新的、无比宽广的天空。
朱金浦学长不无感慨地说:清华的三年学习生活给了我人生最大财富。学习知识很重要,更重要的是老师的思想、视角给我深刻影响。让我从更高、更宽、更广的角度来看问题。
给我们印象最深的是,朱金浦学长有这样一条原则,在做事时从来不以自己是清华的MBA而自骄,事情做好了才偶尔会提起。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我不想因自己的疏漏给清华丢脸抹黑。这让我们深深地感到了作为一名清华人的责任与重担。
学涯苦乐,温馨久存
当提到在学校的一些有趣的事的时候,他脸上露出孩子一样开心的笑容。
朱金浦学长喜欢在学校结识同学和朋友,每一次听讲座、上大课的时候,他总是热情地与旁边的同学打招呼。在他的心目中,这是一辈子的缘分。
他还记得参加校运会长跑比赛的那天早晨吃了八个包子,并且在一万米比赛中跑出个很不错的名次。那时学校里也跳迪斯科,打雪仗,那时的雪看着白,其实不白,在开开心心的雪仗回来之后,回寝室洗了四盆水水居然还是黑的。水是黑的,可那份同学间的快乐感觉却在记忆中挥之不去,常记心间。
最有意思的事情是接电话,朱金浦学长说当时他是14号楼他们那层楼的“义务接话员”。有一次闹出这样一个笑话。一天开完班会,他接到一个斯泽夫爱人的电话,找斯泽夫。
“老斯在么?”
“和李洪岩去女生宿舍了”
“去干什么了?”
“我也不太清楚,和李洪岩一起去的。”
这简单的一问一答却造成了一场误会。晚上10:30了,月朦胧鸟朦胧的,还跟李洪岩(听起来像女生的名字,其实是个男同学)去的。斯泽夫回来后跟爱人解释了一个小时都没通过,解释不清去女生楼干什么去了。当然,朱金浦学长也颇为自责“当时自己怎么不长心眼呢?”事情过去多年,这个趣事已经成为班级同学共同的回忆,每当同学相聚时,大家还会提起他当年的“罪过”。
朱金浦学长又想起了93年12月毛主席诞辰的纪念活动的合唱演出,想起了每年清华的狂欢节,大家手拉手,在大食堂内高唱国际歌,还有校长的新年致辞……
学长沉浸在他的回忆里,“我周围的人对我的帮助非常大”。
在考取清华MBA前他每月的工资不过100元人民币,三年学费就有15000元,东拼西凑交了学费,兜里什么都没有了。这时北京的同学帮助他找到了兼职的机会。
还记得林向东同学在学校里陪他过大年三十,偌大的一栋员工楼只有他们两个。
还记得运动会,万萍同学给了一双新鞋,因为号码小了一号而挤掉了脚指甲。现在他们遇见的时候还经常开玩笑:“怪不得老朱你总是记恨我,原来我给你穿小鞋”。
还记得来自新疆的小学老师的汇款……
谈着谈着,他的眼角湿润了,他满怀深情地说,在清华三年的学习生活,有太多的友情,有太多的值得纪念的东西。
师恩涓涓,沁如泉溪
“能做陈老师的弟子,是我一生中的荣誉”。他想起了改变他一生命运的陈小悦教授。当年学完专业课后要找导师,仝老师把他介绍给了陈老师。当陈老师要他去见见面的时候,他真的是又紧张又激动。在陈老师的办公室里,他把一本厚厚的外文书读一段,又回答了几个问题。一个星期后,他接到通知,陈老师收他了,他感到很幸运,同学们也都向他祝贺。
“小伙子,你已经很幸运了,我当年读本科的时候三十岁,而你现在三十岁已经在读员工了,比我强多了,要好好努力呀”。老师的激励一直深深地刻在他的脑海里,成为他前进中永远的动力。
直到现在,每年元月一日他都与陈小悦老师和师兄弟相约爬一次山,风雨不误。
社会实践,初涉压力
朱金浦学长还记得金占明老师的战略课,还记得那时起,他已经定下了自己的人生战略。学长说清华贵在校风学风,在清华个个都是精英,每个人都能够感受到压力,也有了更充足的动力。同学们在十四号楼旁边的树林里谈人生谈理想,以职业经理人的标准要求自己,豪放无忌地豪言壮语。
朱金浦学长与同学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到鲁西北惠明毛纺厂,当时也叫送科技下乡,帮助企业解决问题。白天在厂里参观,晚上回来对照书本,之后他们就在厂长面前提出了一大堆意见。现在回想起来,学长觉得当时显得十分幼稚。有了这样一些经历以后,就知道了‘学’如何才能致用的重要性。
在商海中的朱金浦学长还秉承着这样的信条:树立诚信形象是清华学子的本分,你是清华人遇到困难不能轻易倒下。在社会上的喧嚣和浮躁之后,他喜欢回到清华园内散步。学长说;“我把我弄丢了,我要回来找找。”
前路漫漫,互砺互勉
“在毕业的那一天,在我拿到毕业证的时候哭了,真的控制不住,眼泪就下来了。在清华的三年我熬出来了,在那一刻,我自己知道又将面临的是一个新的开始,更要努力去做,责任重大。我们拿到清华的MBA学历就像戴上了紧箍咒,我们必须努力使它名实相符,靠实绩证明我是清华的员工。追求真理,追求企业管理,经济发展的真理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
在这一段谈话中,我们分明感到了一代清华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让我们的胸中也涌动着一股力量。
学长说他们同学之间的关系很好,同学的发展也都不错。同班的21个人之中,有的做了国营企业老总,有的在外企里做经理,也有一些人在自己创业。大家经常互相帮助,互相勉励,清华的同学已经成为他们事业发展的坚强后盾。
学长在结束访谈时与我们热情握别,他送给我们的寄语是:注重德行,多参加社会活动。
让我们祝愿朱金浦学长事业蒸蒸日上,生活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