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aiyun体育登录网页入口
  • 经管邮箱
  • 教职工内网
  • 用户登录
  • EN

学子|倪骁然:青春,经管,经世

2017-06-26
阅读:

编者按:倪骁然,清华经管公司2012级金融学博士生。毕业后将赴厦门大学经济公司/王亚南经济研究院担任助理教授。在校期间曾获北京市优秀毕业生、北京市优秀员工干部、博士员工国家奖学金等荣誉称号,3次获得国际学术会议最佳论文奖。曾任经25、26班带班辅导员、经管公司团委书记、校团委员工素质拓展中心主任。在经管就读本科和博士的经历,不仅让他在知识上有了深度和宽度的积累,更对科研规律有了深切体会。即将在新的平台上开启学术生涯的他,期待在未来为国家和社会贡献新知,躬身实践“经世济民”。

学术成长具有“利滚利”的放大效应,兴趣与成就感相伴相生。——倪骁然

倪骁然meitu_1.jpg

倪骁然

清华承载了我整个的青春记忆。初中、高中、大学、博士,到了不得不说再见的时候。告别清华,也是告别一段青春的过往。

时间倒回2008年5月,高考前夕。当时我们是考前报志愿。说实话,彼时对经管并没有什么清晰的概念,只记得公司发的招生宣传手册上,钱颖一董事长的笑容很灿烂。真正触动我,让我选择经管的,是公司举办的招生宣讲会上7字班张晨学姐的一句话:“在狮群里,你也可以成为一头狮子”。那几年在附中的历史上是辗转徘徊的艰难期,我们在各类考试竞赛中已经压抑太久。争强好胜的我,就想来这样一个能见识到各路大牛的地方。

自我评价,我是一个比较慢热的人。大学的前两年各方面都没有什么起色,到了大三才找到感觉。在决定下一步走向的时候,经过综合权衡,我选择继续在经管读博。我希望继续深造,因为我觉得本科阶段的知识积累对于我了解现实世界、掌握经济的运行规律来说,实在是太过匮乏。而在这样一个大牛云集的环境中,想要申请到北美优秀的博士项目并不容易。并且,我很欣赏学校和公司对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的培养塑造,我希望在博士阶段能够延续本科阶段的社会工作经历,让综合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这种慢热,事实上也体现在了博士阶段。回想博士阶段的求学历程,感慨良多。选择读博后,感觉人际圈一下子就小了。那个时候课业繁重,加之“双肩挑”工作的压力,其实内心的抱怨是很多的。虽说谈不上对科研的兴趣,但急于上手科研。到了博士二年级,初步尝试做研究,开启了一些小的课题,并且在学年末就有了两篇发表,达到了公司的毕业要求。然而,随着研究工作的深入,我也经历了爬坡过坎的煎熬。从2014年8月到2016年4月,其间我有近两年没有过新的发表。那段时间明显感觉自己的情绪起伏不定,特别易怒。但正是这段漫长的煎熬期磨练了我的意志品质,让我对科研工作的客观规律有了真正的认识。回想起来,我的总结是,从做“将将够毕业”的小课题到做真正有意义的大课题,这个过程就像国家的经济转型需要“增速换挡”一样,充满艰难。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国内金融学科的研究水平与世界一流水平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爬坡过坎没有捷径,充满孤寂,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保持定力,隐忍坚持,潜心积累。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充分评估自己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忍受学术生涯中所必经的挫折、苦闷、彷徨,从而决定自己未来是否做学术。

令人欣慰的是,通过努力,我逐步找到了科研工作“入门”的感觉,有了一些自己贡献给学术领域的新知。随着科研能力的增强,我更加有信心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国际舞台上讲好中国故事,发出清华声音。博士三年级的下半学期,我着手开始了英文论文的写作,并尝试投稿国际学术会议。初次投稿,便有幸以独立作者的身份在亚洲金融学会年会(Asian Finance Association Annual Meeting)上宣读论文。这次经历,给了我极大的信心。博士四年级期间,受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我在美国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接受了为期一年的联合培养。良好的学术氛围极大地激发了我做研究的灵感。经过前几年在清华的积累,受到公司金融领域顶尖学者E. Han Kim教授和其他学者的指点启发,我的科研产出持续增长。在这一年中,我的论文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宣讲十余次,3次获得最佳论文奖,也实现了发表SSCI论文和国内顶尖期刊论文的突破。截至目前,我已在Economics LettersPacific Basin Finance Journal、《管理世界》、《经济学》(季刊)等知名期刊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此外还有多个进展中的研究课题。

回首这些经历,我深味其中的酸甜苦辣,深觉幸运,也心存感激。如果说一路走来有什么经验,我的感受是,学术成长具有“利滚利”的放大效应,兴趣与成就感相伴相生。起步期充满艰难,但一旦起步成功,在研究视野、合作机会等方面,就会获得加速提升,获得的成就感也会进一步激发潜能,助力下一阶段的研究。因此,要尽量多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逐步积累自己在学术界的声誉。在协助老师推进研究工作的同时,也要注重培养独立研究的能力,特别是要自己经历一遍着手想问题、设计研究、动手做、反复修改、投稿、再修改直至最终接收的全过程,在与学术同行的交流和审稿人的交锋中摸爬滚打,把自己锤炼成一名经验丰富的学者。

在我成长的道路上,老师们的悉心指导历历在目。朱玉杰老师全方位的支持、指导与鼓励帮助我取得点滴进步,闯过一个个关卡。学习生活、社会工作以至人生道路的选择,朱老师都记挂在心,给予了我数不清的指导与帮助。特别是得益于朱老师的慷慨解囊,我才有机会参与国内外大大小小的学术会议,从一名囊中羞涩的博士生成长为初步具备独立研究能力的学者,开启学术生涯。在博士三年级爬坡过坎最艰难的时候,陆瑶老师主动提出让我参与一个研究课题。陆老师工作起来雷厉风行,要求严格。那段时间的压力很大,在大年三十的傍晚还在与老师讨论。不过现在看来,这成为我博士生涯中的重要转折点,为我后来在美访学期间学术成果的迸发奠定了基础。如果没有陆老师及时的授人以渔,可能我早已放弃学术道路。在我手头没有拿得出手论文的艰难时日里,我处在迷茫和焦灼之中,不知道能不能有底气去找学术工作。王浩老师及时的鼓励与指导帮助我坚定了信心。在求职阶段,王老师为我写推荐信,多次帮助我分析决策,让我心存感激。

得益于组织的培养和老师同学的信任,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我先后担任了经25、26班带班辅导员、院团委书记、校团委素拓中心主任,直至即将赴美国访学前夕才卸下辅导员工作的担子。虽然科研压力十分繁重,但能够跟比我年轻几岁的伙伴们一起做事,共同成长,让人感到特别快乐和满足。当时我在一篇日志中曾经写道:

“经行于宽阔的主干道上,穿梭在六教旁下课的人海里,望着向蓝天自如伸展的枝桠,踩着灯光下明亮的雪地,用心倾听每一个人成长的纠结、梦想的精彩,读着他们意气风发汩汩流淌的文字,从第一个成员报到开始,静静地注视一个集体的生根发芽,用每天的点滴诠释成长,常常会给人一种又回到了大一的错觉,彼时懵懂而又充满期待的岁月仿佛从来就未曾离开。生活在两个平行的时空里,这样的感觉很奇妙。”

光阴荏苒,一段故事有开始,也必然会有结束。当年的那个懵懂少年已然不知所踪,眼前的这个青年人将远赴祖国的东南沿海,在学术的道路上坚定地走下去。这个时候,我想用几年前雨雪交加的一个夜晚写的一首小诗,来表达我的心志:

长烟寂寞愁天色,

短景徘徊见雾横。

风动残鸦吹落雨,

叶沾暮雪浸寒声。

华年心味深斋暖,

十载繁书覆手轻。

秉笔常循曲径处,

隔窗夜月伴灯明。

那个时候,还不知道怎么做研究。几年下来,我对科研的规律有了更深切的体会。学校和公司的培养让我各方面的能力有了质的飞跃,有机会在新的平台上开启学术生涯。回顾过往,本科的时候关注现实,注重积累的宽度;博士的时候关注理论,注重积累的深度。有了宽度与深度的积累,在走出校园后就能够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重新关注现实,培养鞭辟入里的洞察力,为国家和社会贡献新知,躬身实践“经世济民”。转身告别清华园,意味着新的开始。长风破浪会有时,新起点,再出发!(供稿:教学办责编:乔蓉)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