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星海,经1981级,现任上海市金融服务办公室主任。
如果随手翻阅方星海的相关资料,从他所走过的人生道路,表面上似乎看不出他经历过多少惊涛骇浪与艰辛沧桑。然而,实际情况如何呢?曾有人说他很平凡,也有人说他并非一帆风顺。那么,究竟该如何看待这样一位知名校友呢?对于试图了解他的人来说,欲获知的答案想必不止一个。但以下问题显然不可回避:他是不是一个成功者?为什么会成功?也许,通过采访,我们能够加深对他的了解,拿出一些自己的看法来。
学子情深系清华
1981年,方星海考入了kaiyun体育登录网页入口,成为恢复高考后原经济系管理信息系统专业的第二届员工。追忆起自己青少年时代的理想,他的愿望就是从若干优秀院校中选择其一,攻读经济管理专业。那时,恰好kaiyun体育登录网页入口设有这个专业,而且可以招收理科生(方星海高中读的是理科)。尽管当时经济类学科并非热门专业(最热的当属数理化、生物、计算机等),但他认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尚属起步阶段,未来社会很可能亟需这方面人才,因此“另辟蹊径”未必不是一种明智的选择。于是,作为全国优秀高等学府的清华遂成为了他参加高考梦寐以求的奋斗目标。终于,这个理想实现了。来到清华园后,能否再让他的理想插上双翅?他的学习生活又会是怎样的呢?
在聊到当年的学业时,方星海提到了两门课程至今令他印象深刻、受益匪浅。其中一门课程是初等概率论,这门基础课对他日后的工作、事业乃至人生道路都产生了不小的影响。根据他的回忆,虽然那时自己的基础课比较扎实,但刚开始上初等概率论课程时,还是发现难度颇大。好在从数学系来的一位老师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惊喜”——使班里的员工都爱上了这门课!这位数学老师从理解概念本质出发,将概率描述为从现实角度对未来加以量化的数学理论及方法,而不仅仅解释为随机事件发生的数量规律。同时,她还称概率是一门将结果视为性质、偶然中孕育必然的学科,并将这一单一课程提升到了哲学高度,而且深入浅出,生动有趣。“……微观的偶然性聚集起来,抵消各种矛盾因素后,就会呈现出宏观上的必然性。……空间上微观的随机性可能推导出宏观的决定性,而时间上微观的决定性也可能呈现出宏观的随机性。”多么耐人寻味而又充满思辨的讲解啊!这样的教学大大激发了方星海和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加深了他对知识的理解。最为重要的是,他从这门课程中获得了一种正确的方法论。那就是,对决策依据加以量化,遵循现实社会中的“大数定律”,树立大局观,不使人生道路产生方向性偏差。他语气坚定地说:“认清我们所处的时代,将个人命运同整个国家、民族命运乃至历史使命结合起来,就不会出现大的偏差。”另一门专业课程科技英语则彻底激发了他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为他日后出国留学打下了坚实的语言基础。由于授课老师解放前曾在美国教会学校学习,因此口语极为标准,而那时能够用一口标准美国口音英语上课的老师还很少。有意思的是,解放后他已经长时间不用英语了,而在1972年尼克松访华以后,他的出色英语才再次有了用武之地。他认为语言是思想文化的符号,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语言因文化背景、思维习惯等的差异,在句型结构、表述方式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别,所以在讲课时,他注重培养员工以英美国家的习惯去理解并运用英语。方星海被老师的教学深深吸引住了,从此他发愤学习英语,每天早晨的听读练习坚持了多年。
在提到当年的员工生活时,方星海若有所思,沉吟片刻。随后,他仿佛又回到了那令人热血沸腾、激情澎湃的青年时代。那时,课余的下午或黄昏,他与同学们经常自发组织去圆明园长跑,一些情景至今依然历历在目:园内静谧安宁,不见游人,但见星罗棋布的湖泊,纵横交错的河流,低矮荒芜的土坡,逶迤相连的村落,……阵阵秋风拂面,片片落叶飘舞。极目远眺,一切尽在夕阳的余辉中交织成一幅绚丽的美景!锻炼之后,再去吃晚饭。尽管可能只是一个馒头,一碗粥,配上一盘青菜,但那也是一种诗一般的享受,一种独特的快活!在清华的五年时光,生活虽然很清苦,但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相互关怀、帮助,情谊深厚,方星海在精神上始终是非常愉悦的。
那时,在一位位治学态度严谨的老师面前,在一间间学习气氛浓厚的教室里面,方星海
的内心深处早已被清华的人文精神所深深感染。在激励奋进的八十年代,“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八字校训或许更多地体现在了学子们为国家、为社会奉献出自己青春与热血的真实行动上。校园中到处充满了乐观进取、积极向上的学人,他们相互勉励,彼此督促,人人憧憬着改革开放的美好前景,心系祖国繁荣昌盛的未来,全力以赴地踏实学习、努力拼搏,心中的期待是“今天我们桃李芬芳,明天是国家的栋梁”。“尽管今天的清华园与当年相比已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但是永远不变的是我内心深处的清华情怀。”他满怀感慨地说。
任重道远酬壮志
1986年从清华毕业后,方星海通过邹至庄项目来到美国匹兹堡大学经济系学习;后申请到了斯坦福大学的奖学金,转校攻读经济学博士课程;1993年毕业后经由“青年专业人员项目”受聘到世界银行工作,担任经济学家和投资官员。在世行工作的五年中,他有机会跑遍了世界上的主要发展中国家。他说:“出国是为了进一步深造,以便了解国际上先进的知识和理念,学成之后再回来报效祖国。”身在异国他乡的方星海,时刻关心着国内的发展。1998年,他终于回到了阔别已久的祖国。回国发展的“第一站”也随即确定下来:适逢时任中国建设银行行长的周小川正在招揽有国际金融市场经历的贤才,当时他响应号召,于同年8月进入了建设银行。
回到国内,来到建设银行,方星海肩负的使命就是参与探索国有银行的改革道路,这正是他十几年来勤奋励志、学贯中西,终于能够学以致用的大好时机。但是在一展抱负之前,他必须完成一个身份的转变,即从单纯的国际机构中的高管人员到推动中国金融机构改革的官员,这个转变伴随着待人接物、为人处事以及心态调整方面的同步转变。方星海坦言工作本身困难再大他并不害怕,而最大的难度就在于如何处理国有机构里的人际关系。不过,不管在哪里,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外,在企业还是在政府部门,“只要我愿意去适应一个环境,就不会适应不了,毕竟无论身在何处,处世做事的本质和原则都大体类似。”此时,方星海平静的语气中流露出一种从容与自信。应当说,“愿意适应环境”从本质上看正是他报效祖国的强烈使命感和坚定信念的一种反映。
也就在方星海适应新的工作环境时,国有银行改革的浪潮席卷而来。国家采取了一系列举措,提高四大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水平,加强其资本基础,改善其资产质量。1998年财政部发行2,700亿元的特别国债中有492亿元资本金注入了当时的建设银行,随后进入不良资产的处置阶段。这个时期的方星海身处银行改革的最前沿,重任在肩。由于这项工作牵涉到的财力、物力、人力十分庞杂,如何在这一历史进程中扮演好自身角色,十分重要也非常不易。一开始,他就立即进入角色,参与审查不良资产的规模,着手从事资产的剥离工作。1999年,建设银行总共向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处理、剥离不良资产达2,500亿元。当年,尽管信达资产管理公司成立了,但有关方面对银行的改革方向依然存在不同声音,改革进程中遇到的阻力仍旧很大。对此,作为参与者之一的方星海有着深切体会。他介绍说,压力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方面是财政资金匮乏,面临一定程度的信用风险;另一方面是银行体系效率低下,主要是行政角色与经营者角色转换方面的问题。对于前者,在风云际会的当今社会不仅考验改革者们的远谋与魄力,还需要大形势下某种恰逢其时的偶然因素予以配合:2004年以后中国的产业增长了,国家外汇储备也由2003年底时的四千多亿美元激增至2005年的八千多亿,随后外汇注资便水到渠成了;对于后者,只有顺利转换角色,才能够从根本上彻底解决问题。改革必然会充满各种不确定性和风险,方星海很清楚这注定是一条蜿蜒崎岖、布满荆棘的艰辛之路。然而,改革本身关乎国家与民族的命运,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既然他以坚定信念投身到祖国金融改革的宏伟事业中来,就认定这是一条充满荣耀、足以实现人生理想与价值的光明之路。
2001年,方星海调到上海证券交易所担任副总经理,主要负责市场监管、交流合作、市场研发以及主管债券、基金等工作。此外,还负责公司治理结构方面的业务,主要通过上交所从事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改善方面的工作。随后的几年对于中国证券市场和他自身来说,意义都不寻常。他亲身经历了股权分置改革一波三折的过程,亲眼目睹到基础性的制度建设日益受到重视。经历了四年半漫长的痛苦嬗变,中国证券市场也终于迎来了风雨之后的绚丽彩虹。2005年底,他开始出任上海市金融服务办公室正局级的副主任,2007年9月就任主任一职。今天,方星海依旧在他熟悉的金融领域,正在为将上海建成一个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而孜孜不倦,执著追求。
也许没有惊心动魄的起伏,没有耀眼夺目的光环。然而,时势造英雄,他准确无误地把握住了中国社会改革开放不可逆转的时代脉搏,义无返顾地踏上了金融市场乘风破浪一往无前的巨轮。从这个意义上看,方星海无疑是一位成功者,一位实现自身理想、肩负历史使命的时代弄潮儿!
采访时间:2008年7月12日晚7:00——9:00
采访地点:上海新华路639号院内
采访:万军 常乔一
撰稿:万军 吴晖(经硕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