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aiyun体育登录网页入口
  • 经管邮箱
  • 教职工内网
  • 用户登录
  • EN

每月一读——《强权与富足:第二个千年的贸易、战争和世界经济》

2012-11-14
阅读:

强权与富足:第二个千年的贸易、战争和世界经济》

罗纳德·芬德利,凯文·奥罗克著;华建光译

中信出版社

 

纵观历史,但凡一个富足的大国,其军事力量也必然强大。除了自卫,还要维护地缘政治,战争或者冲突是不可避免的,这似乎已经成为一种思维定势。为了扭转这种思维逻辑带来的不利局面,中国主流媒体以及政府发言人都不断使用“和平崛起”或者“重新复兴”来回应海外对其不断增长的经济力量和军事力量的质疑。

本书作者罗纳德·芬德利(Ronald Findlay)是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教授,国际贸易方面的领军人物;凯文·奥罗克则是都柏林大学圣三一公司经济学教授,长期致力于全球化历史的研究。

今日的全球化经济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对历史上欧、亚、非以及后来的美洲国家之间的经济、政治、文化和技术往来的一个延续。在这段历史进程中,贸易不仅基于比较利益和自愿原则,强权与暴力以及征服对市场拓展也有决定性的影响。

《强权与富足》一书有三个显著的特点:

第一,突破以民族国家作为分析单位的传统方法,转而以世界七大区域为单元,概述它们在过去1000年间的政治经济状况、地域之间贸易流动以及各个区域内的大国兴衰。

第二,突出军事力量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无论是零和博弈的重商主义时代,还是工业革命后的帝国主义时代,军事强权和国家富足都互为补充、共同促进。

第三,强调地缘政治既是国际贸易的重要动因,也是国际贸易的重要结果。

 

第一章 导论 地理学和历史学背景

作者将世界划分为七个区域:西欧、东欧、北非和西南亚、中亚、南亚、东南亚、东亚。各个区域的划定,除了依据地理边界,更着重考虑了社会、政治和文化分界。正是因为文化和政治边界,使得每一个区域内的经济一体化都比区域之间的一体化更加发达。

(1)西欧:其形成是两种传统不断融合的过程,既是罗马帝国和罗马天主教的遗产,又是凯尔特、日耳曼和斯拉夫部落的遗产。

(2)东欧:它的西边界线和现在相同,而东边界线则不断变化。总体上可以算是拜占庭帝国的遗产,在公元1000年,拜占庭帝国在东边的俄罗斯和保加利亚的支持下,稳固确立了自己的继任国。

(3)北非和西南亚:总体上属于目前所说的中东地区,是伊斯兰世界的核心区。

(4)中亚或内陆地区:这里基本的生态区域是草原,它一直是游牧民族的家园,游牧民族和定居民族的相互依赖是中亚区域最为持久的历史主旋律。

(5)南亚:喜马拉雅山和兴都库什山脉把印度和中亚分割开来,使印度成为欧亚大陆之下的一个次大陆。

(6)东南亚:包括印度以东和中国以南的那部分欧亚大陆以及一连串岛屿。

(7)东亚(中国、朝鲜半岛和日本)

中国也可以被看作是下属于欧亚大陆的次大陆,这里有富饶的黄河和长江流域,它们为中国以后的发展提供了农业基础。

 

第二章 第一个千年之交的世界经济。

作者使用这7个区域之间贸易往来的内容以及区域之间各自的联系,来说明在第一个千年时的世界。伊斯兰世界与其他7个区域都有交往,而与南亚有来往的区域共有5个,中亚有4个,东南亚和东欧共有3个,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和西欧只有2个。

在这个千年之交的时间段中,对于伊斯兰世界是个黄金时代,阿拉伯语成为行政、法律、商业中的通行语言。在东亚的中国则是宋王朝,正经历着经济的扩张。在印度洋和东南亚,由于贸易两端的同时繁荣(一端是中国的唐宋王朝,另一端则是伊斯兰世界的阿波斯王朝和法蒂玛王朝),必然导致东南亚区域运输业和出口贸易的欣欣向荣。

 

第三章1000-1500年的世界贸易

在本章中,作者指出蒙古人统一欧亚大陆以及黑死病是对这500年经济史影响最大的两个事件。他们的结论是全球化肇始于这样一个时段,当时蒙古人的征服运动统一了欧亚大陆,在这种征服运动的冲击下,那些定居文明做出了回应,一体化过程被加速了,这可能还刺激欧洲人去思索如何开辟对抗伊斯兰世界的东方前线,并催生了欧洲人通过海上或陆上路线与东方而非穆斯林地区建交的热望。

 

第四章1500-1650年的世界贸易——旧世界的贸易和新大陆的白银

这个时期,新大陆的发现无疑是个重大事件。在欧洲,葡萄牙人最先意识到海洋并不是阻碍交流的天堑鸿沟,而是一条无处不在的、连接人类的水路。他们向大西洋和印度洋一路扩张、征服,并垄断了印度洋的贸易。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先后到达美洲,他们在这里扩张,进行殖民统治并加强贸易。在16世纪国际贸易走向一体化的过程中,一个核心的驱动力就是诱人的香料贸易,而从新大陆源源不断被开采出来、并如洪水般倾泻到全球各地的白银,则是此时世界经济流通系统所必需的鲜活血液。

 

第五章1650-1780年的世界贸易——重商主义时代

在接下来的三个世纪里,一个核心的时代特征就是无休止的战争。这期间的战争不仅发生在欧洲列强之间,并延伸到周边的海洋,还发生在欧洲列强与其所遭遇的其他族群、国家和帝国之间。新大陆的西班牙征服者,印度洋和东南亚的葡萄牙和荷兰人,以及英国和法国东印度公司的印度兵,均从某个侧面展示了其独具一格的暴力上的比较优势。

重商主义时代的竞争,绝大多数都是关于究竟是由哪个国家的公司来控制某个特定的市场或贸易地区,竞争的目的是得到对某种贸易的垄断权,进而得到垄断利润,垄断利润又会提升国家的经济实力,使之顺利地发动战争,以巩固本国重商主义者的贸易目标。

在本章中,作者论述了大英帝国通过贸易、掠夺和殖民实现的崛起,英国与荷兰的战争、英法之间的百年战争,对印度的殖民,而此时的中国正处在清朝的自身天国中,对外界变化浑然不知。

 

第六章 贸易与工业革命

十九世纪英国爆炸式的经济增长在经济史上无疑是史无前例的,虽然历史上有过伊斯兰的黄金时期,中国宋朝的鼎盛时期,以及蒙古世界和平时期欧亚大陆的繁荣等等,但是这些繁荣并没有带来人均收入的增长,而在英国则实现了人口和人均收入的同时增长,这是工业革命中技术不断进步与改善才能带来的。

作者也综述了“为什么是英国?为什么是欧洲而不是亚洲?”这个争论许久的问题,

在结论部分,作者提出,欧洲工业革命的成功与贸易和海外扩张紧密相关,在欧洲中世纪以及地理大发现之后,工业革命的迹象逐渐显现。欧洲海外探索的动力不仅来自欧洲对亚洲贸易品的需求,还来自于其地理位置。欧洲的地理位置使之很容易受其他国家的支配,任何力量只要能控制红海、波斯湾和黑海的海上通道,它就能控制欧洲。

 

第七章1780-1914年的世界贸易——大分工

工业革命导致亚洲大多数产业在世界范围内的寿终正寝,也使得除商品之外的其它各种要素,如资本和人力在区域之间的流动,当然战争也伴随着这段历史。美国与法国都发生了革命。

 

第八章1914-1939年的世界贸易——反全球化

第一次世界大战使19世纪晚期的自由经济秩序戛然而止。战争期间,贸易保护、配额和外汇管制被各国政府广泛采用。关于一战对世界产生的种种影响,作者在书中也进行了梳理。对于我们中国读者比较有影响的就是世界大战导致了俄国1917年的十月革命。

 

第九章 重启全球化 历史视野下的20世纪后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后,交战双方之间的贸易迅速停止并出现断层,战争财富也随之发生转移。而这次战争之后是漫长的东西方阵营的冷战和原殖民地国家的纷纷独立,自由贸易体制开始衰退。从1980年到2000年,全球化又开始重启。自由贸易可以促进经济发展的理论再次被证明是正确的,在1945年后退回到自给自足状态的现象,到20世纪结束时在世界绝大部分地区都已不复存在。所有地区的关税以及其他贸易壁垒正在逐步减少。

 

第十章21世纪初的经济全球化

作者对自己划分的七大区域在未来可能遇到的挑战分别进行分析。

本书强调的历史教训之一就是,地缘政治背景对于在多大程度上进行国际贸易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要想保持当前的趋势,主要的条件是避免冲突,不能把世界分裂成不同的竞争阵营。帝国过度扩张、国际恐怖主义和核扩散等地缘政治问题是决定全球化未来的关键因素。单纯地认为全球化是在最近十几年里所取得的显著进展并将会一直持续到将来的想法是愚蠢的。随着金融危机和贸易摩擦更多地直接来自于全球化进程本身,一些不可预知的事件,如战争、革命和自然灾害,所造成的挫折和中断是必然会发生的。

 

本书洋洋洒洒600多万字,从创造性地使用7大区域的划分,到地缘政治对贸易的影响,以及战争对贸易的影响,作者都进行了海量研究。时间跨度长达千年,而且是对全球范围内的贸易进行研究,不得不让人佩服他们的勇气以及他们的研究精神。

 

 

图书情报中心  张力军执笔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