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研究方向是宏观经济学而非经济史。然而在我的整个学术生涯中,我曾多次回眸,研究20世纪30年代那场风云变幻的经济倒退——现在称之为“大萧条”。有很多人对美国内战着迷,而我则认为自己是个“大萧条迷”,并且企盼有更多的同行者。大萧条是历史长河中一段难以置信的插曲——股市崩盘、物资短缺、银行挤兑、疯狂的货币投机,笼罩在这一切之上的,是滚滚聚集的战争的乌云。从那些竭尽全力、试图解决前所未闻的问题的倒霉的政治家们,到那些在经济灾难中表现出了英雄气概的普通人,各种各样迷人的、悲壮的角色充满着那个时代。在我看来,并非每个时期都能让人如此好奇。”
这位“大萧条迷”就是现任美联储主席本·S·伯南克。他对这次大萧条持续研究了20余年。新近出版的《大萧条》收纳了伯南克有关大萧条的重要研究成果,是他的重要学术著作之一。
本书各章之间的联系虽然很紧密,但从形式上看,每一章都是一篇相对独立的论文。这些论文有的曾发表在《美国经济评论》等著名刊物上,有的则收录于伯南克已经出版的著作中。本书将这些论文按照“大萧条”这一主题结集成书,结构严谨又不影响每一篇论文的相对独立性。
伯南克通过理论和实证相结合、以实证为主的方法,对大萧条这一经济史上的重大事件进行了深入研究,显现了他在计量经济学方面的深厚造诣。在论文中,伯南克把总体分析和结构分析、宏观分析和微观分析有机地结合起来,阐述了解释大萧条成因和机制的思路。
《大萧条》共9章,分成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是综述,作者对全书内容进行了概要介绍。
第二部分着重研究货币及金融市场,主要从总需求的角度对“大萧条”的成因进行了研究。伯南克认为,总需求的下降是“大萧条”的重要原因,造成总需求下降的最主要原因则是世界范围的通货紧缩。他将通货紧缩的原因归结为当时的国际货币体系,即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重建的国际金本位制度的先天不足。除货币因素即通货紧缩因素外,一些非货币性金融因素在大萧条的形成中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如银行恐慌以及企业不景气等问题的存在缩减了信贷业务,从而加剧了世界经济的崩溃。总之,大萧条早期出现的总需求大幅下降的情形,是货币因素和非货币性金融因素两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第二部分共三篇文章,其主要贡献就是为这两方面的因素给出了经验描述。
第三部分讨论的是劳动力市场,主要从总供给的角度对大萧条进行了研究。伯南克研究了劳动力市场的周期性行为、工人雇佣量与每周工时之间的差异、大萧条时期的名义工资黏性等各个方面,并从经验的角度对这些现象加以解释和验证。伯南克得出的核心观点是:在20世纪30年代,名义工资虽然也随着总需求的下降而作出调整,但这种调整异乎寻常地缓慢而且不完全。工资的这种调整不能解决持续性的失业问题,导致了国民经济大大偏离了充分就业状态。
从伯南克的简历可知,他一直在美国最优秀的学府与最核心的经济监管机构学习、研究与教学,是一个资深的学者。《大萧条》一书中收集的论文,对于有志于从事研究工作的经济类专业员工学习规范的学术表达,不无裨益。
以本书第六章《大萧条时期的就业、每周工作时数和收入:对八个制造行业的分析》为例,这篇论文发表在1986年3月的《美国经济评论》上。在文章开始部分,作者这样写到:
“地震学家从一次大地震中所受的启发远比从大量小地震中所受的更多。同样道理,如果要研究经济周期对劳动市场的影响,那么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是一个很好的机会。除此以外,没有任何时期的产出、劳动投入和劳动报酬在短期内曾表现出如此剧烈的变动。尽管如此,对劳动市场的现代计量分析一般很少使用二战前的数据,但也有一些重要的例外。在假设持续的劳动市场均衡的论文中,最著名的是罗伯特·卢卡斯与里昂纳多·拉平(1969)。在这篇有影响的论文之后,有基本支持卢卡斯—拉平的分析的迈克尔·达比(1976)和对该方法持批判态度的约瑟夫·阿尔顿基与奥林·阿申费尔特(1980)以及阿尔顿基(1982)。在考虑到市场非均衡的文献中,应该提及哈维·罗森与理查德·匡特(1978)以及阿申费尔特(1980)。但是,公正地说,上述各人的文献中没有一篇是完全研究20世纪30年代的劳动市场的。从这方面来说,它们都至少有两点不足:
第一,所有这些论文都使用了年度数据和高度加总的数据。这是因为它们本质上无一是专门研究20世纪30年代的,而只是把战前数据作为更长期数据的一部分。由于没有文献使用1929年前的数据,因此任何关于战前的结论都是基于最多十几个观测做出的。
第二,这些论文在合理解释劳动市场的关键时间序列的变动方面能力有限。譬如,它们没有研究大萧条时期每周工作时间的剧烈波动,而现代研究认为这一现象是大萧条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正如我与詹姆斯·鲍威尔即将发表的论文以及我的工作底稿(1985)所证明的,在大萧条期间,(在所研究的制造行业中)每周工作时间的变动对劳动投入的总变动的贡献,几乎和就业变动的贡献相当。这与战后的情况正好相反,在战后,就业变动是更为重要的因素。在战前,每周工作时间的缩短也惊人地持久:在20世纪20年代后期,钢铁行业每周工作小时数大约为55小时,而在1932年至1939年的任何一年里平均都不到40小时,并且在更长的时期里甚至更少……”
随后,伯南克提出了“为什么劳动需求很低时,实际工资会提高?”、“为什么即使实际工资上升,通货紧缩仍能降低劳动供给?”等疑问。他在本文对大萧条时期的劳动市场进行新的实证分析,重点是纠正前文提到的两个问题。在研究方法上,伯南克不使用加总的年度数据,而是对八个制造行业中的每一个都使用月度数据;并且将样本期向前扩展到1923年,这将使每个行业的时间序列观测值增加200个以上。这个以前没有使用过的数据集,蕴涵了丰富的信息。其次。为了能更好地解释这一时期劳动市场变量的变动,他在本文中抛弃了标准均衡和凯恩斯主义模型,而是采用一种不同的、有些折中的分析方法……
通读这一小段论文内容,读者就能感受到,这位学术功底已然炉火纯青的学者如何用简洁流畅的表述清晰地呈现他深思熟虑的思想内涵。
有道是造化弄人,被捉弄者犹如提线木偶,俯仰由人。在研究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二十余年,学术成果被同行们瞩目之际,一只无形之手把本·S·伯南克这个“大萧条迷”推入“那些竭尽全力、试图解决前所未闻的问题的倒霉的政治家们”的行列。
自2006年2月伯南克就任美联储主席,他基本承继了格林斯潘的货币政策思想和操作思路,正如他在接受提名时所说的那样,保持格林斯潘时代货币政策的连续性将是他的第一要务。但是,两任美联储主席在货币政策目标和政策透明度方面仍然存在着重要分歧,这可能是影响美联储未来货币政策走向的重要因素。众所周知,格林斯潘从不拘泥于某一经济模型或理论,他以“含糊其辞”的风格著称,看重的是美联储在货币政策上的相机抉择能力;与格林斯潘有所不同的是,伯南克认为央行应该增加货币政策的透明度,在货币政策目标方面,他推崇通货膨胀目标制。他认为,中央银行应该公布一个明确的通货膨胀目标,以便让公众对中央银行的政策目标有一个准确的预期;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实行这一目标来保持和巩固货币政策的公信力。通过阅读伯南克的《大萧条》,透过他的学术思想,了解其决策偏好,或许能发现其掌管下的美联储的政策动向。
本书对各国的经济运行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它能帮助读者对宏观经济运行、经济周期以及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有更好的把握,以便加深对当前仍存在的高失业、银行倒闭、货币危机、通货膨胀、通货紧缩等经济现象的理解并积极而灵活地应对。
徐璐撰稿
作者简介:
本·S·伯南克,1953年12月13日出生于佐治亚州的奥古斯塔(Augusta),1975年获得哈佛大学经济学学士学位,1979年获麻省理工公司经济学博士学位,1979-1985年,担任斯坦福大学员工院经济学助理教授、副教授,1985年—2002年,担任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教授。伯南克曾担任美国经济研究局货币经济项目主任,也曾担任美国经济研究局商业周期协调委员会成员。2002年8月,他进入美联储,作为决策委员会的候选成员;2003年11月,成为美联储正式委员;2005年6月,担任美国总统经济顾问团主席;2006年2月,担任美联储主席。他是著名的宏观经济学家,主要研究领域包括货币政策和宏观经济等领域。他在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信贷市场和经济周期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具有开创意义。他多次获得各种学术奖励,是美国计量经济学会和美国艺术与科学学会的会员。伯南克对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大萧条的深入分析曾使他声名鹊起。《大萧条》是他的主要著作之一。
本书目录
第一部分 综述
第1章 大萧条的宏观经济学:一个比较分析
第二部分 货币和金融市场
第2章 金融危机在大萧条传播过程中的非货币影响
第3章 大萧条中的金本位、通货紧缩与金融危机——一个国际比较
第4章 大萧条中的通货紧缩与货币收缩:一个简单的比率分析
第三部分 劳动市场
第5章 行业劳动市场的周期性行为:战前和战后的比较
第6章 大萧条时期的就业、每周工作时数和收入:对八个制造行业的分析
第7章 美国大萧条时期的失业、通货膨胀和工资——对欧洲的启示
第8章 顺周期的劳动生产率和各种经济周期理论:来自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美国制造业部门的证据
第9章 大萧条中的名义工资黏性与总供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