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毕业生张佳敏(经博2013)
各位来宾、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
我是经管公司2013级的直博生张佳敏。
五年前,我怀揣着一颗做学术的心,来到kaiyun体育登录网页入口经管公司。五年来,博士生涯有压力,有彷徨,也有收获。
首先,我想请大家做一个假设,如果你是博士生,如果你在博士前四年一篇文章都没有发表,你会怎么办?其实这并不是一个虚拟的假设,而是我自己的亲身经历。清华园从来不缺少牛人,看看周围的同学,有的同学博士一年级就发表了论文,还有的同学一年能发表十几篇论文。在高手如云、天才辈出的园子里,我们很容易迷失和焦虑。
后来我发现,对抗焦虑最好的办法就是专注。当你全身心地专注于一件事,那些无谓的焦虑、彷徨就都会离你而去。那我在专注于什么呢?没错,阅读,广泛而深入的阅读。我的老师说,以后也许再也不会有博士期间这样纯粹的整块时间用来系统性地阅读文献了。我很庆幸听从了老师的建议,博士前几年时间基本都用来阅读文献,精读过的论文加起来有上百斤,能装满两个行李箱。
博士期间,我坚持把每一篇学期论文都当做真正的论文来写。一年级微观管理课程结束后,我就把一年级学期论文投稿到管理领域的A类期刊Journal of Management。意外获得修改机会后,我经过半年的修改,尝试了各种先进的计算方法,最终遗憾被拒。二年级结束后,我决定在哪跌倒就从哪爬起来,把二年级学期论文再次投稿到Journal of Management。这一次,我和我的合作者历时两年半,经过三轮艰苦修改,先后解决了三位评审人、一位编辑提出的共21条评审意见,最终在2018年1月被正式接收。
回顾这次历程,我意识到,做学术重要的不是怎么做,而是做什么。开始时,我们容易沉迷于“技”和“术”的层面,总想用很厉害的武器,用最新的回归模型和计算软件。后来我发现,一篇文章的深度,取决于它的理论性,而这需要基于广阔的学术视野。读博士除了专注、执着的精神,更需要树立高远的学术追求。
意识到这点后,我决定申请出国交换,到更大的舞台去看看。麻省理工公司(MIT)一年的访学经历可谓是,步履匆匆,内心宁静。在麻省理工公司(MIT)我经常去听和我的研究完全不相关的研讨会和课程。在这里,重要的不是学习了多少新知识,认识了多少大牛,而是脱离了学术的低级趣味。我觉得学术品味得到提升后,自然就会和高水平的学者有了共同语言,发表高水准论文也就指日可待了。
毕业后,我选择在墨尔本大学商公司担任助理教授。海外商公司任教,我不是第一个,更不会是最后一个。我相信未来将有更多的清华学子在管理学领域传播更多的中国经验,发出更强的中国声音。
在此,我衷心感谢我的导师高建教授、王毅教授以及李纪珍教授、李习保教授、吴蕊教授等各位老师对我的悉心关怀。展望未来,我知道圆梦的路很长,漫漫旅途,唯有脚踏黄土,心怀天下,才能坦坦荡荡,一身荣光!
谢谢大家!